这届厦门年轻人爱上骑行自行车销售和装备

[新闻页-台海网]

  台海网8月12日讯(海峡导报记者孙春燕崔晓旭)近日,《长歌行》演员吴磊从泉州到厦门直播骑行的消息,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一股讨论热潮,也让骑行这一小众运动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。

  导报记者调查发现,在疫情的推动下,越来越多的人爱上户外运动,其中骑行已然成为最火爆的运动之一,而厦门作为高端自行车重要材料——碳纤维的生产基地之一,已成为不少高端自行车代工的首选,在整个自行车产业链条中具有重要地位。

1火爆骑行热带火骑行装备

  戴上头盔、护目镜,穿上一套贴身运动服,摇身一变成为公路爱好者,海风里、山路上穿行,听着耳边风声呢喃,感受暴汗如雨的爽快……对厦门80后小蓝来说,这样的周末时光,是疫情以来最大的享受。

  导报记者了解到,随着户外运动的流行,原本只是一种小众运动的骑行,越来越受年轻人追捧。厦门资深骑行发烧友王翰告诉导报记者,一场疫情让更多人爱上了这项小众运动,他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加入了骑行队伍,每逢周未和节假日,大家就成群结队骑上爱车,享受骑行的快乐。

  作为一项不算太新鲜的户外运动,骑行正在重新翻红,占领着各个社交平台。导报记者小红书上搜索关键词“骑行”,大约有90万篇相关笔记。近日《长歌行》演员吴磊的直播骑行的消息,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一股讨论热潮,骑行的火热可见一斑。“骑行热”带来的最直接影响,便是自行车和相关装备的销量直线上升。

  在王翰常去的一家自行车店,销售人员表示,相比较两年前,自行车的销量增长一倍多,价格也跟着一路上涨。

  中国自行车协会统计数据显示,年,我国自行车产量.7万辆,同比增长1.5%,自行车出口数量同比增长14.8%,出口额同比增长40.2%。其中,代表高端运动、高附加值的“竞赛型自行车”“山地自行车”的销量增长尤其明显。

  除了自行车,相关穿搭也跟着沾了光。迪卡侬是一家专业的体育用品连锁销售企业,导报记者近日在迪卡侬五缘湾乐都汇店看到,一些家长正带孩子挑选装备。现场销售人员透露,前两年来挑选装备的多是骑行爱好者或发烧友,而这两年不少普通人也加入了这一行列,骑行装备的整体热度正在升温。

2算账想玩得爽要烧不少钱

  在骑行爱好者看来,厦门可谓是国内最适合骑行的城市之一。不论是环岛路亲吻海风的经典线路,还是空中自行车道的别样体验,厦门都为骑行创造了最佳的硬件基础。

  从厦大到五缘湾,是小蓝最中意的骑行线路,而当有朋友从外地过来厦门时,他会带朋友体验厦门全长7.6公里的空中自行车道。这一车道位于BRT高架桥下,作为专属的自行车道,形成一个独立的骑行系统,一路骑行将厦门美景尽收眼底。“骑行的参与门槛很低,烧钱程度上,可以真正做到丰俭由人。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,只需有一辆自行车就够了,实在没有,用共享单车也能凑个数。”小蓝告诉导报记者,他之前都是扫共享单车骑行,直到去年才买了专业山地车。

  相比之下,作为资深骑行发烧友的王翰,在骑行上的支出就多得多。“专业骑行门槛其实很高,如果是‘装备党’,想要购齐一套还不错的骑行装备,包括自行车、头盔、骑行服、护目镜等,得掏一笔不菲的开销,还有日常的自行车保养成本。”王翰笑称,所以别看骑行很接地气,想要玩得爽,也是很烧钱的。

  一位自称“入坑”的网友也表示,他加了一个骑行群,群内车友的自行车动辄都是三四万,单品骑行服装和眼镜都要几千元,群友组团骑车简直就是流动的“资产包”。

  导报记者发现,骑行领域的成本跨度确实非常大,比如普通山地车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,个别配件价格都能上万;骑行服装和装备也是从几十元到几万元不等。

  在淘宝网上,一款碳纤维山地车售价元,店铺被9.4万人圈粉;另一款吸引多人付款的27速山地车,售价元左右。还有一个买家,挂出的避震配件价格超过元。

  王翰告诉导报记者,高端山地自行车大致分为三个层次:一两万元一辆的只能算入门级,四五万元的算好车和顶级车,更贵的则要7万元,甚至还有10万元以上的“毒品级”自行车。

  随着这两年包括金属材料、塑胶在内的自行车上游原材料不断涨价,比如占自行车成本两三成的铝锭,价格上涨超过80%,自行车售价平均也上涨了一两成。

3发现自行车产业链厦门是关键一环

  随着疫情、环保、健身等因素的作用,自行车热潮还在持续升温,而在自行车领域,碳纤维又是  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和出口国,产业集群完备,已形成以天津渤海湾、江浙沪、珠三角三大自行车集群产业带。而厦门及周边地区是国内最重要的碳纤维制品生产基地之一,在整个自行车产业链条中具有重要地位。

  在自行车领域里,厦门的碳纤维轮圈、碳纤维轮组尤为著名,大大小小的轮圈厂遍布岛外,不少综合型的碳纤维厂商在业内举足轻重,比如新凯、富堡、鸿基伟业、纬衡、碳帝、方远、佰业兴等。不少厦门企业为国内外大自行车品牌代工,其中新凯为闪电代工,而闪电就是吴磊的座驾,银贝斯、Vortex等也在厦代工。

  除了自行车,这些专注碳纤维复合材料产品开发与制造的厦门企业,还生产高尔夫、滑雪、汽车、医疗等领域的碳纤维用品,欧美市场上到处可见厦门企业代工的影子。

  其实,厦门也曾有过自己的本土自行车品牌。上世纪80年代,福建省由国家投资建成厦门自行车厂,生产“武夷牌”自行车。后来,厦门自行车厂与其他厂合资成立厦门欧拜克自行车公司,生产高中档自行车,只是如今已停产,难觅踪影。

  不过,一些新品牌正在厦门慢慢成长,比如成立于年的厦门富堡,自主品牌速豹吸引越来越多的运动爱好者;位于集美的碳帝,拥有自主品牌Tandell;厦门佰业兴则因品牌Su-perteam,俘获不少铁人三项爱好者的青睐。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wufachang.com/zxcbs/zxcbs/13386.html


当前时间: